學會同仁於「2019年台社年會」發表近期研究成果
台灣社會研究學會於本月26至27日間舉辦2019年年會,年會主題為「向前走?倒退嚕?—進步/保守思想與實踐的盤整和反思」。學會秘書處同仁亦一同投稿、主持了其中一場分場,該場次主題為「重訪戒嚴:探尋台灣社會的歷史研究視角-自由民主觀、勞資關係與工人階級戰鬥性」。
在該場次中,學會秘書長陳柏謙以「漫長而寂靜的三十年」為題,試圖顛覆前行研究對戒嚴時期的論斷。柏謙指出,台灣勞工曾有三波集體運動的高峰,分別為1927-1931年(起自高雄台灣鐵工所罷工,止於舊台共大逮捕)、1945-1949年(起自台灣光復,止於白色恐怖)、1987-1989年(起自台灣解嚴、止於遠化罷工失敗)。
但是,在這些高峰之外的時刻,就難道只有低谷嗎?柏謙認為,前行研究者所謂「台灣工業化的前二十五年(1960年代初期至1980年代中期)是一個沒有勞工運動的時期」(徐正光,1990)、「在1949至1987年的長期戒嚴體制之下,台灣沒有任何重要、留下記錄的罷工事件」(Deyo,1989),不一定是有著真實依據的論斷。
透過小說家陳映真創作中篇小說〈雲〉的自我述說,以及人類學者艾琳達在九〇年代出版的調查筆記,還有自立晚報、聯合報等各類報紙檔案,柏謙試圖指出,當前台灣的勞工研究者對於戒嚴時期的研究仍非常有限,「六、七〇年代真的沒有勞工集體抗爭嗎?此時的台灣工人真的溫馴而缺乏戰鬥性?」透過本次報告,他希望向學界和研究者們提出「一個繼續開展工運與勞工歷史研究的邀約」。
延續柏謙的問題意識,學會執行秘書張宗坤則以「經濟發展與勞⼯權益的兩難」為題,演示學會希望進行的研究策略與研究進路。宗坤以1960年的「亞洲航空資遣案」為例,介紹了亞洲航空公司的公司史、戰時軍事工業的產業史,並從中提出對當前工運研究的反思。
宗坤指出,目前勞工運動研究的主流論述認為「戒嚴時期不存在勞工運動」,這種論述的知識政治後果則是「民主化優先論的強化」、「階級意識的破碎化」,以及「勞資矛盾被國家以法律所代理和中介」。也因此,宗坤希望透過發生在戒嚴時期的勞資爭議,觀察在「沒有法律的時空裡」的階級意識運作與勞資爭議解決的模式。
宗坤透過整理行政院、內政部、勞動部、經濟部等部會的檔案,重新還原了1960年亞洲航空資遣的過程以及後續影響。他指出,我們從本案中可以觀察到冷戰軍工複合體的發展與勞資關係、經濟發展與威權政治的連結、戒嚴時期工人表達訴求的發聲管道,以及中華民國勞工與經濟官僚之間的衝突。
此外,在本場次中,學會也邀請了美國夏威夷大學莫諾阿分校的博士劉羿宏一同參與,她發表的主題是「從自由的中國到自由的台灣:解析戒嚴-冷戰時期台灣的民主自由」。
透過分析戰後台灣數本涉及「自由」觀念的刊物,包含《自由中國》、《台灣政論》與《美麗島》所刊載的文章,同步觀察各個時期影響台灣內外的國際與社會力量,羿宏希望指出,台灣戰後戒嚴期間形成的「美式自由民主的想像」,其實定調與形塑了戰後黨外運動的調性。其所框定的世界觀與政治觀,遲至今日仍不斷影響著社會運動者的實踐。
以上各篇涉及的題材雖然不一定一致,但都觸及了戒嚴時期思想與行動在後戒嚴時期的效應,也希望能夠對當前學界毫不反思地應用特定觀念的現狀提出挑戰。學會希望透過本次初步完成與發表的報告,吸引更多研究者一同投入戰後台灣史與勞工史的研究隊伍。(撰稿/張宗坤)
在該場次中,學會秘書長陳柏謙以「漫長而寂靜的三十年」為題,試圖顛覆前行研究對戒嚴時期的論斷。柏謙指出,台灣勞工曾有三波集體運動的高峰,分別為1927-1931年(起自高雄台灣鐵工所罷工,止於舊台共大逮捕)、1945-1949年(起自台灣光復,止於白色恐怖)、1987-1989年(起自台灣解嚴、止於遠化罷工失敗)。
但是,在這些高峰之外的時刻,就難道只有低谷嗎?柏謙認為,前行研究者所謂「台灣工業化的前二十五年(1960年代初期至1980年代中期)是一個沒有勞工運動的時期」(徐正光,1990)、「在1949至1987年的長期戒嚴體制之下,台灣沒有任何重要、留下記錄的罷工事件」(Deyo,1989),不一定是有著真實依據的論斷。
透過小說家陳映真創作中篇小說〈雲〉的自我述說,以及人類學者艾琳達在九〇年代出版的調查筆記,還有自立晚報、聯合報等各類報紙檔案,柏謙試圖指出,當前台灣的勞工研究者對於戒嚴時期的研究仍非常有限,「六、七〇年代真的沒有勞工集體抗爭嗎?此時的台灣工人真的溫馴而缺乏戰鬥性?」透過本次報告,他希望向學界和研究者們提出「一個繼續開展工運與勞工歷史研究的邀約」。
延續柏謙的問題意識,學會執行秘書張宗坤則以「經濟發展與勞⼯權益的兩難」為題,演示學會希望進行的研究策略與研究進路。宗坤以1960年的「亞洲航空資遣案」為例,介紹了亞洲航空公司的公司史、戰時軍事工業的產業史,並從中提出對當前工運研究的反思。
宗坤指出,目前勞工運動研究的主流論述認為「戒嚴時期不存在勞工運動」,這種論述的知識政治後果則是「民主化優先論的強化」、「階級意識的破碎化」,以及「勞資矛盾被國家以法律所代理和中介」。也因此,宗坤希望透過發生在戒嚴時期的勞資爭議,觀察在「沒有法律的時空裡」的階級意識運作與勞資爭議解決的模式。
宗坤透過整理行政院、內政部、勞動部、經濟部等部會的檔案,重新還原了1960年亞洲航空資遣的過程以及後續影響。他指出,我們從本案中可以觀察到冷戰軍工複合體的發展與勞資關係、經濟發展與威權政治的連結、戒嚴時期工人表達訴求的發聲管道,以及中華民國勞工與經濟官僚之間的衝突。
此外,在本場次中,學會也邀請了美國夏威夷大學莫諾阿分校的博士劉羿宏一同參與,她發表的主題是「從自由的中國到自由的台灣:解析戒嚴-冷戰時期台灣的民主自由」。
透過分析戰後台灣數本涉及「自由」觀念的刊物,包含《自由中國》、《台灣政論》與《美麗島》所刊載的文章,同步觀察各個時期影響台灣內外的國際與社會力量,羿宏希望指出,台灣戰後戒嚴期間形成的「美式自由民主的想像」,其實定調與形塑了戰後黨外運動的調性。其所框定的世界觀與政治觀,遲至今日仍不斷影響著社會運動者的實踐。
以上各篇涉及的題材雖然不一定一致,但都觸及了戒嚴時期思想與行動在後戒嚴時期的效應,也希望能夠對當前學界毫不反思地應用特定觀念的現狀提出挑戰。學會希望透過本次初步完成與發表的報告,吸引更多研究者一同投入戰後台灣史與勞工史的研究隊伍。(撰稿/張宗坤)
沒有留言